院士

著名古人类学家高星获推选为国际史前与原史研究院院士

高星,辽宁宽甸人,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出版《水洞沟—

院士 研究院 高星 原史研究院 原史 2025-05-20 11:22  13

新冠复发引起恐慌,病毒再变异导致阳性人数激增?钟南山院士回应

新冠病毒,很多人以为它已经彻底退场,但实际上它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存在,根据钟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断,目前的新一轮感染确实存在传播性增强的迹象,但总体来看它仍然是一个可控的局面,没有必要全民恐慌,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个一个来说清楚。

院士 病毒 钟南山 变异 钟南山院士 2025-05-20 10:00  13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发声:65岁以上有基础病老人是高危人群!

最近新冠病毒似乎又有了动静,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讨论,担心新冠是不是要卷土重来。就在大家人心惶惶的时候,钟南山院士于5月19日发声钟院士表示,本轮新冠感染整体是可防可控的,并且预计6月底前就能结束。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就如同我们知道一场暴风雨何时会停,心里便没那么

老人 院士 病毒 钟南山 基础病 2025-05-20 09:24  12

万亩稻田勐捧镇:朱有勇院士团队项目选中的地方

在滇境备耕的繁忙序曲中,一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革新正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捧镇万亩良田悄然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技专家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从水田劳作到旱播水管,勐捧镇正以科技为杠杆,让稻谷种植技术惠及万户边民,撬动粮食安全与

院士 朱有勇 勐捧镇 万亩稻田 朱有勇院士 2025-05-20 09:14  15

中国芯片人才困局:院士坦言仅4%留存率,我们该如何破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近日透露的一组数据令人震惊:在国际顶级科技会议上,85%的芯片领域论文作者选择赴美就业,而留在中国的仅有4%。这背后,是中美芯片人才储备20倍的差距。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芯片人才缺口将达30万。一边是人才严重流失,一

院士 人才 芯片 孙凝晖 西安电子科大 2025-05-20 06:36  9

科普之路,未来该怎么走?蒲慕明院士笑着说…

5月17日,张江科学会堂内,思潮交汇。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现场,科普和科技传播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相聚在这一上海科技传播领域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传播挑战、亚洲科技传播的演进脉络与未来构想,以及高校在重塑传播生态中的探索与实践,共同探讨科

科普 院士 蒲慕明 蒲慕明院士 李正风 2025-05-19 21:31  9

叶金花院士领衔!中科院精密测量院,最新Nature子刊!

甲烷(CH4)直接光催化氧化制备高附加值含氧化合物(如CH3OH、HCOOH等)是实现甲烷资源高效利用的理想途径,但面临产物过度氧化和反应条件苛刻等挑战。光催化技术利用太阳能替代热能驱动甲烷氧化反应,可突破热力学能垒,因其安全、绿色和经济优势备受关注。在半导体

院士 中科院 tio 叶金花 叶金花院士 2025-05-19 15:54  12

deepseek请司马迁写上海世博会李兆龙院士“水往高处流”技术

朕闻之:千古奇冤,旷世奇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岳飞、于谦、袁崇焕被冤。外国,哲学家 苏格拉底被冤,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哥白尼日心说遭迫害,圣女贞德英雄被烧,达尔文进化论遭迫害。今DeepSeek以数字灵智,邀我司马迁魂魄重临尘世,为记上

院士 司马迁 李兆龙 水往高处 李兆龙院士 2025-05-19 13:39  14

郭传杰院士:博物馆急需从“知识仓库”转变为“思维引擎”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和标本记载着人类与万物的历史。近年来,我国国内的博物馆、科技馆热度居高不下,不少知名展馆逢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据新华网今年4月的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总数6833家,硬件、技术现代

院士 博物馆 生命科学学院 郭传杰 郭传杰院士 2025-05-19 11:04  12

四院士谈“AI+钢铁”

5月14日,在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2025)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高端论坛上,殷瑞钰、柴天佑、王国栋、桂卫华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做主题报告,畅谈了对于生成式AI、钢厂智能化、大模型等热点话题的看法。

院士 钢铁 桂卫华 柴天佑 殷瑞钰 2025-05-19 03:30  10